|
|
部分重叠业务的双边平台企业竞争模型 |
张 凯;李向阳 |
|
|
摘要 无差异或完全差异化的双边市场结构在现实经济中并不常见,更为普遍的情形是平台企业经营部分重叠业务.基于Hotelling模型构建了具有部分重叠业务的双寡头双边平台企业竞争模型,围绕两种情形对其均衡解的存在以及均衡解的结构展开了分析.研究发现:分别经营特色产品的双寡头双边平台企业在两种情形下实现均衡时,同侧最终用户的均衡价格、市场份额、获得的利润均相等;存在完全单归属最终用户的情形下,单归属最终用户的均衡价格与重叠业务比例呈负相关,而部分多归属最终用户的均衡价格与重叠业务比例呈正相关;部分多归属与竞争是否激烈的关系并不明确.
|
|
关键词 :
双边市场,
平台企业,
重叠业务,
Hotelling模型
|
收稿日期: 1900-01-01
|
[1] |
古定威, 赵曦, 骆品亮. P2P平台信号显示的三方博弈模型研究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20, 40(5): 1210-1220. |
[2] |
毛可, 傅科, 徐佳焱. 无理由退货政策下的概率销售策略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20, 40(4): 964-977. |
[3] |
刘赫, 郇正林, 郑嘉俐, 乔晗, 汪寿阳. 多归属P2P网贷平台定价及盈利模式分析: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9, 39(7): 1669-1679. |
[4] |
耿阳, 张玉林. 考虑商户广告投资的网上交易平台定价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8, 38(4): 910-919. |
[5] |
杨光, 刘新旺, 秦晋栋. 关于概率销售的动态演化博弈研究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7, 37(9): 2231-2243. |
[6] |
詹欣, 乔晗. 移动近场支付产业可信服务管理平台博弈策略研究——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视角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6, 36(9): 2259-2267. |
[7] |
刘忠轶, 翟昕, 高岩, 张福松. 考虑空间因素的反恐防御竞争分析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6, 36(1): 136-144. |
[8] |
范洋, 高田义, 乔晗. 基于博弈模型的港口群内竞争合作研究——以黄海地区为例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5, 35(4): 955-964. |
[9] |
王鹏, 陈迅, 郑效晨. 基于消费者监督的弱税市场税收监管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5, 35(4): 847-856. |
[10] |
刘渝琳, 梅新想, 孙菲. 企业国际经营模式变迁的博弈模型与演化路径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5, 35(3): 763-770. |
[11] |
杨道箭, 白寅. 基于Hotelling模型的供应链间核心企业竞争与分散式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5, 35(12): 3025-3037. |
[12] |
纪汉霖, 王小芳. 平台差异化且用户部分多归属的双边市场竞争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4, 34(6): 1398-1406. |
[13] |
万兴, 高觉民. 纵向差异化双边市场中平台策略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3, 33(4): 934-941. |
[14] |
纪汉霖. 用户部分多归属条件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[J]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 2011, 31(1): 75-83. |
|
|
|
|